隨著我國標準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標準化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供求不匹配而導致服務滿意度不高的情況時有發生。標準化服務機構怎樣科學合理的提供服務,滿足社會需求?為此浙江省標準化協會發布了《標準化服務機構服務規范》(T/ZAS 3013-2021),希望為省內外標準化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給予一定的指導,今天就讓我們來解讀一下這項標準。
標準制定的必要性和背景
1.國家政策的要求
GB/T
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標準化服務行業列入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也將標準化服務技術作為列入高技術服務領域;2018年2月11日,國家標準委等十部門發布《關于培育發展標準化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明確培育發展標準化服務業,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提高標準供給質量和效率。
2.社會發展的需要
近幾年,浙江、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等地紛紛將標準化服務業作為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作為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首個試點省份,單位名稱包含“標準化”“標準技術服務”并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單位累計超過120余家。市場需求也極為旺盛,自2016年來,僅僅公開招標的標準化項目政府采購累計經費突破2.9億元。
3.行業發展的需要
標準化服務機構的崛起將進一步推動標準化服務業的發展,標準化服務業要想進一步高速發展推進,繼續創造巨大的價值,必須對標準化服務機構有所規范。
通過標準規范標準化服務機構的服務行為,以實現標準化服務過程程序化,服務質量目標化,提升標準化服務的服務質量。
該標準有什么樣的特點
1.標準適用范圍廣,適用于所有標準化服務機構,規定了標準化服務機構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服務內容及要求、服務流程、業務管理、評價與改進等內容。
2.標準內容豐富,起草小組通過調研、專家座談,總結了當前標準化服務的八大核心業務:標準化戰略咨詢、標準體系服務、標準研制服務、標準實施服務、標準評價服務、標準文獻信息服務、標準化知識培訓服務和標準文本翻譯服務,明確核心業務的內容與要求。
3.服務流程齊全,標準圍繞服務接洽、方案確定、服務實施、成果交付和服務反饋的主要環節,對標準化服務機構在各環節的關鍵要點進行明確。最后還增加“評價與改進”,通過服務對象評級、機構自我評價、第三方單位的評價結果進行服務改進,使標準化服務機構的服務更好的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4.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標準與本領域的20余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浙江省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標準制定技術服務工作指南》保持協調,共同構成標準化服務業標準體系,提升服務質量。
標準實施后的影響
有助于彌補新興行業--標準化服務業在理論研究上的空白,更好的普及相關的理論知識,增強服務對象對標準化服務業的認可;有助于規范行業內服務提供主體--標準化服務機構行為,使其更好的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滿足社會需求,從而促進標準化服務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同時,隨著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全面推進,以標準化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將成為重要路徑之一。標準化服務機構要善于把標準化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應用于示范區建設的各領域、全過程,充分發揮標準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支撐作用?梢灶A計,隨著行業需求增長,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數量將快速增長,該標準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駕護航。